李德教授與其博士畢業生撰文,探討中國家庭中父母暴力影響青少年暴力的途徑



俗話說:龍生龍,鳳生鳳。暴力父母是否也會有暴力孩子呢? 李德教授和前博士生熊若杉、梁敏 (通訊作者)、張小華和唐偉最近在SSCI雜誌《心理學前沿》(Frontiers in Psychology) 中發表題爲“家庭暴力影響青少年暴力的途徑:調查中介機制”( Pathways From Family Violence to Adolescent Violence: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Mechanisms) 的文章,專門探討這個問題。

他們在中國大陸的12所初中和高中學校中抽取了1100多名學生,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調查,對收集的實證數據進行了分析。研究發現父母的暴力行爲對青少年的暴力行為缺乏直接影響,因此可以基本上否定暴力行為隔代遺傳的說法。李教授等發現父母的暴力行為可以促使孩子結交暴力朋友,助長他們對暴力觀念的接受,並且滋生消極情緒,這些因素都會增加青少年的暴力行為。基於這些發現,作者們認為父母暴力可以導致青少年暴力,但起作用的可能并非遺傳基因,而是包括暴力朋友、暴力觀念以及消極情緒在內的社會和心理中介機制。